路怒
跟朋友說起我們的公路上的駕駛行為,大家不約而同覺得,澳洲人平日慢慢吞吞,一旦坐在汽車的駕駛席上,開動引擎,立即如狼似虎,風馳電掣,彷彿變了另一個人。

跟朋友說起我們的公路上的駕駛行為,大家不約而同覺得,澳洲人平日慢慢吞吞,一旦坐在汽車的駕駛席上,開動引擎,立即如狼似虎,風馳電掣,彷彿變了另一個人。數日前,有人拍攝到公路上兩名駕駛者不知何故引起爭執,停在交通燈前之時,其中一人突然下車走到對方車旁,不斷舞動大砍刀咆哮,接著憤而砍碎駕駛座旁的玻璃,轉身離開。這個驚心動魄的行兇過程,嚇得拍攝者魂飛魄散。事後如果不藉著新聞媒體與大家分享,豈能定驚?想起維多利亞州政府的確有先見之明,剛剛通過法例,立法禁止居民攜帶刀刄長度超過二十釐米長的砍刀上街,並將於今年九月正式執行。原因據說是近日兩名年約二十四歲的年輕人,在墨爾本近郊遭人剌死,兇徒年紀竟然都是二十歲開外。砍刀本來已經受到管制。但政府看到事態嚴重,於是趁機立法全面禁止攜刀上街。專家研究過部分青少年的行為,認為持刀出門,很可能覺得公眾地方不安全,要帶武器自衞。不過亦認為立法不是解決問題的長遠方法。不久之前有人在超市門口持刀傷人,超市管理層宣佈馬上停止出售廚房肉刀,藉此減少兇徒購得利刄犯案的機會。現在維州在法例正式實施後,亦將會提供三個月的特赦期,呼籲民眾自動交出利器,像多年前聯邦政府呼籲民眾主動繳交槍枝一樣。這個源自昆士蘭州的刀刃管制,如果成效不佳,不知道會否在不久將來,我們不得不學習某些國家採用極端措施,例如購刀實名制或者數量管制,從而全面禁絕流通?不過數據指出,青少年持刀傷人,只是十分之一。政府匆匆立法,政治原因應該大於事實,何況亦有誤導之嫌。但大家看新聞,從來只集中在轟動又駭人的罪案,青少年年紀小小犯罪,就是其中之一。我們居住的新州政府亦頻頻出動警力,雷厲風行在鬧市或火車站突擊截查可疑途人。昨天警方發表報告,確認這些行動有成效,在短短數月之內,在不少人身上搜出大大小小的利器九十一件。這些武器的形狀各式各樣,令人匪夷所思,以為進入武林世界。大家乘坐巴士火車,有沒有幻想過,身邊的乘客是否隱世高手?
幸好記憶中我不曾遇上公路上揮舞大刀的莽夫,但朋友從事房屋大小維修,經常要駕車到處去。在公路上的經驗比我多,與我的胡亂臆測比較,當然客觀得多。我們都同意,路上胡亂駕車的人不算多,不過往往是某些悉尼市中心外圍的社區一帶,比較幸運遇見。最近我也曾駕車到過那裡一轉,在路上遇上不少隨意左穿右插的車輛,除了小車,其他往往都是馬力大的ute。Ute車是澳紐普遍用語,一般指兩或四座位後附有載貨托盤的車。車子一般採用四輪驅動,馬力大,崎嶇山路難不到它。據說這輛車款由澳洲福特汽車公司首先推出市場。維基百科上提到,一名匿名農民的妻子寫信給福特汽車,請公司設計一輛週日到教堂,週一又可以運豬到市場的汽車,於是一九三四年福特設計師Lew Bandt利用福特A型車底盤,製造了這款多功能車。老闆亨利·福特更為它命名為Kangaroo Chaser,當然令人想起在澳洲內陸,駕著它追逐奔跳的袋鼠。Ute是每年銷售額最高的車款,澳洲全國二〇二四年售出了二十萬部新車,其中九成是四驅車。其中福特的Ranger型號售出了六萬二千多輛,豐田的HiLux也售出五萬三千多輛。Ute很受澳洲人歡迎,即使在新冠肺炎肆虐期間,其他車輛供應受影響要顧客等待數月至一年,ute仍然有現貨出售。專家認為豐田的ute銷量不及Ranger,主要是跟越野性能、舒適性和車內設計有關。豐田汽車現時行銷的HiLux,是第八代型號,二〇一五年推出市場,相對二〇一九年推出市場福特的第五代澳洲Ranger,當然吃虧。Ranger車身高,視野當然好,這一代車廂設計更先進。那次我請人修理房子的車道,他就是駕駛一輛福特的Ranger前來。我問他的駕駛體驗,他答道非常順暢,從藍山腳下到我家,不需要四十五分鐘。我心想,這人真的厲害,換上我,一定要一小時以上。Ute受歡迎,不單止農場需要它,運載器械工具的人也需要它。這位身材健碩的大漢,週末更可以用車子載女兒往球場打球,一點也不失禮。
悉尼路上的交通意外成因,大部分都不是機件故障,而是駕駛者的行為。主要的原因更是超速,其餘依次是分心、疲倦和酒精影響。所以新聞媒體上經常宣傳的州政府官方廣告,是叫大家不要casual speeding,就是隨意超速的意思。我們的市內道路限速是六十公里,有些是五十公里,有些更低至四十公里。現在的汽車性能高,隨便踏油門,已經超過限速。這個講求速度的世界,更令人只知道加速,沒有慢速,所以坐在駕駛座上的司機,必須要有平常心態。廣告中說的「Every K counts」,就是強調少許超過限速的危險性。不過後來發現,不少人操控軚盤的時候,往往都沒有把其他道路使用者放在心上,而是令自己片刻心情愉快更重要。所以有時候覺得,汽車公司設計車輛的時候,不要只著重馬力、加速和舒適,反而應該花時間在保護車內乘客和其他道路使用者的設備上。新州的政府交通運輸的宣傳廣告,其中一個就叫做「Towards Zero」。過去十二個月,全國交通意外中的死亡人數是一千二百九十二人,新州佔三百五十一人。沒有人死亡,當然是夢想。
路上遇到不禮貌的行為,當然令你生氣和憤怒,我們稱之road rage。谷歌把它譯作路怒症,就是有病的意思。一個突如其來的病症,會令人失去理智。這些最常見的行為是緊貼另一輛車、按喇叭、故意在另一輛車前切入車道和出示辱罵手勢。這一刻的瘋狂,也許是下一刻的死亡。不過我們現今的世界是非顛倒,甚至領袖變成了瘋子,語無倫次,路上多見瘋子又有甚麼奇怪。
以前每天上下班駕車在路上,幸好沒有遇上患路怒症的人。保持冷靜,坐在駕駛座上看到窗外的魯莽、瘋狂和風風雨雨,要不動氣,其實絕對不容易。不過既然一天難得走到盡頭,下班了,對自己說:希望自己平安返家,別人也可以平安返家。
標題照片:悉尼東M1高速公路,拍攝於二〇二一年十一月
作者保留所有照片及文字版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