競選承諾
民意調查這回事,當然有數據支持,但還是疑幻似真,各有各的說法。取樣只有千多人,其實只有參考價值。如果是政黨忠誠支持者,恐怕心情七上八落,像我的一般人,還是處之泰然好了。
美國的總統大選將於十一月五日舉行,本地的媒體為了追蹤新聞,派駐美國的記者不時報導兩名候選人的支持度。根據民意調查所見,現時兩個候選人其實正是所謂的 neck to neck,並駕齊驅,看不到誰人有勝算。跟朋友談起,今時今日當一名選民不容易,投下神聖的一票,秉持的原則就是選一個 less evil 的領袖,還有的是不要以為有什麼改善生活的奇蹟出現。政客也好,政治家也好,叫人失望的居多,相當令人洩氣。不過也許現實就是如此,即使大家有訴求,又有對政策的不滿,根本沒有一種制度,叫人完全百分百相信,百分百支持。有人就有紛爭,有意見,有各自想做的事情。所以到頭來,只能出現了容忍的藝術,稍為互相遷就一下,不致於大動干戈,流血收場。但看不過眼的事情,有些人總是相信最直接的方法還是用原始的方法,以武力解決。不要奇怪擁有槍械在美國很平常,普通人合法用購買槍自衞也是常是。有個朋友搬到德州郊區,晚上房子附近出現了像虎豹的動物,他笑說的確有購買槍驅趕猛獸的需要,不然外出膽顫心驚。難怪討厭特朗普的行事作風的人,會拿著槍去等候他,直接解決煩惱。兩次逃過大難的特朗普,是否屬於命不該絕必有後福之輩?很快便會揭盅了。我們在南半球隔岸觀火,看來看去,都只知道取勝的關鍵在數個民意搖擺的州份,好像有點怪怪,但制度就是這樣。有人說:選了誰,都是美國人民的選擇。話雖如此,美國的一舉一動,影響了世界,不獨是美國國土,真的令人擔心。也有人說選總統,又不是選聖人。這道理我們當然知道,所以結論就是無奈選一個 less evil 的政客。說起來,我們澳洲的聯邦大選,原來快將在明年舉行。根據資料,參議院(Senate)半數議席要在五月二十四日或以前舉行,眾議院(House of Representatives)要在九月二十七日或以前舉行。即是說,要兩院的選舉同時舉行的話,日期距今不足八個月。
澳洲的選舉長久都是由兩黨輪流執政。現今執政的工黨(Labor Party),一百五十席中佔議席七十八,稍過半數,但近來民意逐漸落後於在野的自由黨和國家黨兩黨聯盟(Liberal National Coalition ),莫名其妙。上次大選於二〇二二年舉行,換言之,每次政黨輪替,大概三年。短短三年的政績,大家是否已經看得很清楚嗎?我常常覺得三年之期太短,但亦有人覺得讓一個壞領袖上場,三年也太長。但凡新總理上任,頭上的光環一時無兩。百日之後,蜜月期已過,必然逐漸褪色。要維持三年任內令所有民眾感動,實在太難。澳洲現任總理安東尼·阿爾巴尼斯(Anthony Albanese )基層出身,面目和善,本來應該很貼地。是否因為新政策大不同,未能討人歡喜?也並不是。聰明的領袖要看看改變些什麼才是,並不隨便,也絕少來個大動作,所以我並不覺得有什麼大轉變。但因為在位,社會出現大小問題的失誤,都立即算在執政黨的頭上。做在野反對黨最輕鬆不過,把以前的錯誤推得一乾二淨。況且它的主要責任是監督政府施政,例如偶爾咆哮一下,大家自然會跟著走,對現屆政府諸多不滿。新政府上場表現不濟,尚有藉口說是舊政府埋下的地雷所致。但時間日久,執政工黨的支持度,反而未能遠遠超越反對黨,暫時是百分之五十二對四十八之比。唯一可以告慰的是阿爾巴尼斯的民望,縱使下跌,仍然比反對黨的自由黨黨魁彼得·達頓(Peter Dutton)高百分之七。
民意調查這回事,當然有數據支持,但還是疑幻似真,各有各的說法。取樣只有千多人,其實只有參考價值。如果是政黨忠誠支持者,恐怕心情七上八落,像我的一般人,還是處之泰然好了。即使工黨執政無能,還不致於像反對黨提出要建核電廠這事令人吃驚。事緣百物騰貴,大家想盡辦法減低家庭生活開支。根據網上分析,澳洲四人家庭每季的家居燃料開支達到三百五十八澳元。今屆政府宣佈財政年度每戶津䀡三百元電費,即是節省了約四分之一的支出,也算是不錯。翻開我的電費單一看,清楚的列出這季度的支出中,政府紓減了七十五元,也正好是四分之一。至於天然氣回扣,就要必須向州政府申請,而且只限於接受公援、醫療或家庭補助的住戶。我四肢發達,有一筆公積金,暫時不合資格,不能抱怨吧。政府大解慳囊,鼓勵大家轉用電力,因為電力煑食清潔又環保。最近也有研究發現,用天然氣煑食,間或釋出洩出不完全燃燒的氣體,對人體有害,所以必須保持廚房空氣流通云云。政府令全國九百萬家庭受惠於電力費用回扣,數目不算少,但總有家庭希望回扣百分百,減輕負擔。我不受惠,沒有多研究這些貧困家庭的慘況。澳洲雖然被大家普遍認同為較富裕的國家,但二〇二二年Mission Australia做的調查,發現收入低於貧窮線以下的家庭中,約有三百二十萬人,其中包括七十萬名兒童,佔總人口的百分之十三點四。大家都很意外吧?
反對黨提出建造核電廠,理由就是為大家提供更便宜的電力供應。不過許多研究指出,澳洲這些發達國家,興建核電廠根本無助減低電力成本。要興建新核電廠,最快於二〇四〇落成。興建太陽能和風力發電設備,只需約一至三年。建議中的核電廠地點,一經落實,附近數百公里內的居民不是大力反對,就會雞飛狗走,房地價一定大幅下滑。不看遠,就看二〇一一年三月十一日日本福島核電廠事故至今,即使日本政府屢次強調核汚水經過嚴格處理才流入大海,大家仍然相信當地海產並不安全。反對黨現在建議七個核電站,兩個位於新州、兩個位於昆州、一個位於維州,另外兩個位於南澳州。細閱建議的網頁,完全不提成本和對環境的影響,就知道這不是一個不可持續的計劃。計劃中的輸電網將於二〇五〇年才完成,算一算,將於二十五年後。當前的問題怎麼樣?政黨的競選承諾通常改了又改,永遠不兌現。你寧願相信現存的解決方案,還是寄望於一個虛幻的未來?
想看最恐怖的核電廠事故的報導,不妨讀讀二〇一五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白俄羅斯作家Svetlana Alexievich寫的《Voices from Chernobyl: the Oral History of a Nuclear Disaster》,就清楚不過了。此書亦有廣州花城出版社和臺灣貓頭鷹出版的中譯。多年來,也有不少有心人製作紀錄片和劇集,敍述這場人間浩劫。有時候真的不明白一個政黨為什麼還會有如此令人費解的建議,又有那麼多的追隨者。我只能夠逐漸相信,地球滅亡之不可逆轉,是由愚蠢、自大又不相信科學現實的人帶領的。
標題照片:悉尼地標:位於海港的歌劇院,拍攝於二〇二四年九月。
作者保留所有照片及文字版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