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-Waste

區政府辦了個e-Waste回收日,想起家裡有兩件長久想丟棄的電子廢物,趁是星期日,不如駕車去走一趟吧。當局一向有大型家具回收活動,但電子廢物要特別處理,不可丟棄在家居的普通垃圾筒或者黃色回收筒內。鄰居史密夫一家一向支持路邊家具回收。夫婦倆想搬近女兒一家,在那邊買了房子,正想把這端賣出,套現付清那邊的購房的款項。上次見史密夫先生時,他說如果儘快售出就好了。但經濟不景,悉尼的房地產的拍賣成功率只有百分之六十左右,房屋價格也不斷下滑,好像今年已經下跌了百分之十。我想那麼即使能夠售出,價值一定不及一年前,得到的款項也許比預期中少得多。史密夫夫婦的房子地佔一千六百平方尺,是附近少有大面積的土地。但房子已經有六七十年,新買家可能會推倒重來。就算不計地面上的房子,整個地段的土地價值也不算低,可能因此從未聽聞有什麼風吹草動,或者在門前草地豎立出售的廣告牌。史密夫先生早有計劃逐步清理房子的雜物,所以每逢區政府安排收集大型棄置家具,他一定大力支持,把東西預早放置好在門前的草坪。想起來,這樣的收集活動已經安排不少次,但每次史密夫仍然樂此不疲,直到最近才見雜物減少,可能已經給清理得八八九九了。史密夫先生曾經是民選議員,當過州政府的律政司,可是雜物中只是普通家當,例如舊椅子、枱和園藝工具,亦從未見過有什麼電子廢物。最特別的可能是選舉時配上議員肖像的廣告牌,但不見有人有興趣執拾。如果是一個明星的肖像照,也許不同吧。

我們奉行的是減少購物的環保原則。你可以想到,多年來的路邊大型家具回收,我們並沒有什麼貢獻,記憶中只有一個晾衣架丟棄。誰料區政府的收集車還未到來,好心人已經把它取走了。相信左鄰右里很奇怪,為什麼這人家往往沒有丟棄的東西?只記得初到悉尼,除了書籍、CD、舊相片、證書和衣服外,還把不少香港的常用又未至於破爛東西一併用半個貨櫃寄過來。紙箱裡主要是書,還有一部電視機和微波爐。微波爐包裝欠佳,打開紙箱才知道損毀了,不得不丟棄。電視機本來在香港是正常運作,數月後也啟動不了。朋友說過可能是電壓彼此有些微不同,電器很快便失靈了。那時候澳洲的電子產品一般比香港落後三至五年,例如香港早已不流行的攝錄機和配件,依然還在本地影音舖出售,所以把一些電器帶過來還是有點道理。認識一個來自香港的硏究生,取得學位返回香港前把她的小型電視機轉售給我們。把物品轉售或轉贈他人,好像是來讀書的海外學生的習慣,帶不走,也不會隨便丟棄。後來我們從香港帶了一部小LED薄屏幕電視機過來。既然有新的,於是把那部笨重的小電視機轉售了給一個住在附近的本地人。這時才開始明白,在澳洲,二手物品永遠有市場,不必擔心會有什麼浪費。澳洲最流行的二手交易平台叫Gumtree,等於現在普遍使用的eBay或者Facebook的Markerplace,但澳洲人一般對Gumtree的感覺更親切。一提到Gumtree,大家就知道是一個物品買賣平台。我的後院有一套二手IKEA的戶外枱椅,就是從Gumtree平台上聯絡到賣家到她家中取貨的。現金交易,簡單快捷,之後了無牽掛。你問我現在移居澳洲需要帶什麼東西過來的話,我會建議你不必費神了。澳洲近十多年的生活水平追趕上來,對新穎的產品的追求跟其他大城市一樣瘋狂。此地許多新產品的發佈,例如蘋果的新手機和平板電腦,其實與北半球的市場同步。不過所謂硬件更新,往往不是什麼大創意,只是鼓勵繼續消費,對個人的生活質素,並無改善。想通了,就叫自己冷靜下來,不必追逐新鮮感,今天原來不過就是昨天。

廢棄的物品回收日期公開。區政府在網上公佈了細節,只要先作登記,把物品放置在門前路旁,到那天工作人員就會把你丟棄的東西拿走。事實上,不少人直接把丟棄的東西放在門前草坪,任由它們擺放,自然有路過的人拾回家。如果想訊息清楚一點,寫上個Free字,別人就知道這件東西你不想要了。那一次搬家,想把香港寄運來壞了的笨重電視機順道丟棄。誰料搬運公司的老闆瞄了一眼,把它搬到路旁,然後對我說,別擔心,待會兒它就會不見了。搬運完了,跟他出來道別,電視機果然消失得無影無蹤。從壞處想,如果是竊匪,他們真的很猖狂,短短十分多鐘就偷走了東西。從好處看,你不要的東西得到別人青睞,不是很好嗎?後來有一次我們後院的檸檬長得太多,送給親友不成,好好放在小紙盒裡擺出來。又有一次煮食用的香草長得太茂盛,只好剪下來,擺放在門外草地,別人覺得有用,就曉得取去,真的不用浪費。這個搬運公司的老闆姓周,來自中國大陸,據說以前是搞音樂的,應該是藝術家。還好他身體健壯,來到悉尼後從事搬運工作。我看見他指揮下屬搬運鋼琴時十分小心,才跟他聊天起來。看來他沒有對這盤生意不滿意,凡事親力親為,而且說話一點也不粗魯。前些日子介紹他為朋友搬家,朋友聯絡上,才知道他早退休了。相信他可以追逐夢想,生活愉快。

一般路旁回收的大型家具,不包括電子產品。電視機、相機、電腦和屏幕等等,統統叫作e-Waste,就是electronic waste 的意思。網上說產品內有電子零件,可能會拆下來循環使用。不過循環使用的概念,騙人的多。例如兩間大型超市數年前開始回收塑膠袋,鼓勵顧客帶回超市收集。但最近經媒體揭發,負責回收的公司只把膠袋儲存在倉庫數年,沒有把它處理循環再用。另一間負責回收打印機炭粉盒的公司也是儲存,也沒有進一步處理好廢物。我們以為政府推動環保,但原來官方沒有認真監督,只當環保為一個競選口號,草草了事。

今次丟棄的是十多年前帶到悉尼的那部小LED電視機和一部舊iMac。它們都基本操作正常,但聯絡過一些機構,認為太舊不肯回收,也沒有trade-in的價值,只好交到回收站了。九時正回收站開始運作,九時半我們駕車到達回收站外,跟著龍尾,徐徐進入。直到四十分鐘後才到達收集處。我留在車上,打開車尾箱,讓工作人員取走丟棄的東西,前後只不過一分鐘。想不到由車龍尾等候到完成丟棄,卻總共要接近一小時。難怪中途看到有人抱着丟棄的東西徒步走來。我不後悔到來,親自見證了即使丟棄簡單的電子產品,需要彼此合作、付出時間、忍耐和參與。要環保,身體力行,不單止是一個美麗的口號而已。


標題照片:春天盛開的繡球花。拍攝於二〇二二年十一月,使用徠卡相機,105mm近攝鏡頭。


作者保留所有照片及文字版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