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卡姆登想起

卡姆登成為吸引之處是大街上刻意種上的藍花楹樹(Jacaranda),不是農夫市集。這個農夫市集規模小,遠道而來,有些失望,但一般的蔬果基本食物都有,又沒有令你空手而回。

從卡姆登想起
St John’s Camden Anglican Church前的Broughton街上的藍花楹

星期六趁大雨帶未來襲之前,駕車到訪悉尼的西南市鎮卡姆登(Camden)的農夫市集(Farmers’ Market)一趟。卡姆登是谷歌的中譯,非常之別扭,總覺得帶有一種熟悉的舊西方世界的風味。但譯名從來都是一個煩惱。生活在澳洲多年,習慣上還是最好使用原文,來得簡單。譯名之中,當然有不乏有趣例子,也有不少譯林高手,各展所長。這些譯名是看此地中文報章得來的,但我已經不買英文和中文的紙媒多年,不敢說現在這些中文譯名還是如此。眾多地名中,立即想起Wollongong譯作「臥龍崗」,令人聯想到深山的武林聖地,說不定會不時翻起一陣腥風血雨。但Wollongong是海邊城市,有港口,更是新州三大城市之一。如果要說與功夫有關,唯有把市外的南天寺扯上些關係。你可以潛心修行佛法,更可選擇讀讀寺院附設書院的碩士學位。書院位於高速公路的另一端,上次探訪的時候,橫跨公路的架空步道已經大致完成,把寺院和學院連接起來,兩者相對,從這岸渡到彼岸,真是神來之筆,不能不佩服寺院的高層有遠見。我對寺院的歷史並無研究,只是一個普通的訪客。但從它的教學設施,和網頁的設計,都像極了一所正規的教育機構。它的網站用 .edu.au,說明是官方認可。既然有臥龍崗,又有座寺院,兩者確是有點因緣。

其實把地名譯為中文,多少因為不少華人在那地方聚居有關。大家提起某某地方,有種說不出的方便,更增加彼此對異鄉地方的認同。年輕的一輩,反而覺得中文譯名老土。悉尼近郊的Hurstville,譯為好市圍,意頭不俗,兼顧音和義,但這個地方畢竟露出點點風霜。我在這裡的大商場的街上找到一間燒臘店。朋友說店前排隊的人不絕,要買义燒、燒肉、油雞和燒鴨,不能不要有點耐性排隊。以前以為鵝是受保護動物,因此吃不到燒鵝。但其實只是不夠普遍而已,相信燒鵝會迎頭趕上。另一個較多亞洲食店開業的地方叫Burwood,位於悉尼內西區,譯作寶活,也有道理,取其音,但意思稍嫌勉強。北岸的Chatswood,通譯為卓士活,譯音普通得很,沒有什麼特色。Eastwood叫伊士活最直接,我們熟悉的大銀幕獨行俠,主角不是就叫奇連·伊士活嗎?不過以前有間本田汽車的代理把它譯為東木,不太壞。悉尼西郊距離市中心一小時多車程的Blacktown更厲害,譯作霹靂鎮,以為是西部片的軍火庫,初看心頭一震,繼而驚喜,果然令人難忘。我們走在Blacktown的市場和街上,巧合地遇到黑皮膚的居民,的確比其他市鎮多。

這些華人聚居的地方,有華人超市、亞洲超市、食街、包餅店、甜品店和食店。所有中國大陸、台灣、香港的名店都差不多有個翻版在這裡,就是沒有農夫市集。

我們對卡姆登不陌生,因為它是幾個悉尼西南高速公路旁的小鎮之一。許多次我們往南到首都坎培拉,或新州和維州交界的大雪山國家公園,必定在卡姆登的外圍繞過。車子在高速公路疾馳達到時速一百一十公里,非常暢快,根本從來未曾考慮在近郊的地方遊玩,總是以為,有空便要走得遠。卡姆登的名字不時出現,因為大學的農業糸有個農莊在那裡。以前一個朋友給我們分享來自農場新鮮美味的草菰,極可能來自這個市鎮。另外聽過讀獸醫的學生也必須來,因為農場裡有許多的動物,可以給他們親近了解。我們一般以為寵物只有貓、狗、兔子和倉鼠,原來還有人飼養蛇、蜥蜴、豬和鱷魚等等,所以獸醫要接觸的動物,其實跟我們生病看醫生一樣,有普通科,也有專科。澳洲人飼養的寵物,狗排首位,其次是貓,然後是魚、鳥、兔、龜、馬和蛇。我的朋友的五歲兒子想飼養寵物。他年紀太小,朋友於是在網上訂了個價錢最便宜的魚缸,讓他學習照顧小魚,等他長大些,然後再飼養小狗。魚缸運來了,豈料打開盒子才發現其中一面玻璃上有一條清楚的裂縫。跟公司投訴,反而責怪他為什麼不在接收物品時看個清楚。結果公司不肯負責,小兒子又要等父親將來手頭鬆動,再買一個了。大家在郊外草坡上常見的小羊,很可愛,想抱一頭回家。但只有一回真正看到羊作為寵物。那次在Refern火車站附近的咖啡館門前,看到一個男人買咖啡,把兩隻山羊栓緊在電線桿。不是仔細看,還以爲是兩隻瘦削的Greyhound狗等候牠們的主人,不過狗沒有兩隻尖角,和咀邊的小撮白鬚。

卡姆登成為吸引之處是大街上刻意種上的藍花楹樹(Jacaranda),不是農夫市集。單以農夫市集而言,當然不少散佈在悉尼的社區和小鎮,變成週末的好去處。不少社區週末都闢地容許農夫市集舉行,給大家一個另類的選擇。大學附近一個廢棄了火車維修廠的空置廠房內,每逢週六上午舉行農夫市集。大家熱情來買了東西,或者喝杯咖啡就走,所以中午以後市集就散了。這次網上介紹卡姆登的農夫市集,許多人認為不妨一遊。從家往卡姆登,車程距離八十公里,一小時便可到達。但大悉尼的交通繁忙,許多道路只容許車速六十公里,加上中途遇上交通燈信號,需要停車,結果開開停停,走了一小時才轉上高速公路。舉目所見,卡姆登附近已經出現了不少新發展的市鎮。他們的市中心主要有一個大商場和火車站,然後旁邊是許多新蓋的房子。這些樣板屋,稱為McMansion,譯作偽豪宅無不妥,意思是以廉價建材和手大量建造再以高價銷售的大宅。「Mc」可能來自麥當勞快餐店。兩字合併起來,當然是帶貶意。

與一般超市比較,農夫市集的蔬果等農作物可能不會多。優點是新鮮和時令,所有農產品都是由農場主人直接送到。我們遇上一個售賣士多啤梨的攤販,他的面前放滿每盒五百克重的士多啤梨。盒子上標明農場名稱,他特別提到是昨天摘下來的,即是強調非常新鮮。至於價錢,盛惠十二澳元。定睛一看,盒子裡的士多啤梨不過十多粒。經他一說,加上心𥚃想要支持本地農場,於是狠心買了一盒。再次走前去,竟然發現另一農場的攤販售八澳元一盒士多啤梨,誰的較好?老實說除非買一盒,找個美食家作個兩者評測。如此勞師動眾,大可不必。

卡姆登的農夫市集規模小

這個農夫市集規模小,遠道而來,有些失望,但一般的蔬果基本食物都有,又沒有令你空手而回。在一大片草地上,攤販出售的東西包括蔬菜、水果、麵包、蛋糕、乳酪、芝士、雞蛋、蜂蜜、護膚物品和服飾,足夠一日三餐,更有簡單的早點供應。大家買了東西就坐在椅子上悠閒地吃。這天灰雲蔽日,卡姆登市中心著名的藍花楹大街樹已經長出了綠葉,花不見。但在小山坡上的St John’s Camden Anglican Church前的Broughton街上找回它們開盡的紫藍顏色,總算不枉此行。


標題照片:St John’s Camden Anglican Church前的Broughton街上的藍花楹,拍攝於二〇二一年十一月,使用徠卡相機,24-70mm變焦鏡頭。


作者保留照片和文字版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