買車記
去年九月訂購一部新車,等待了五個月,還沒有什麼消息。打電話去代理問問,奇怪的是經銷代理都不知道何時到來。他說不如替我寫個電郵去跟進一下。車子在日本製造,上次改車身顏色時詢問了一次出車日期,代理更正了後順便一問,原來廠方正在打算製造汽車了,真是good timing,否則只好接受原來的白色了。不過澳洲盛夏暑氣迫人,數據顯示最多人使用的車子正是白色,佔了百分之三十。其次是銀色,佔了百分之二十。澳洲的保險公司YOUI的調查結果中,發現白色車的好處是容易辨認,在柏油路面產生反差,減少交通意外。你會說,那麼黑色的車不受歡迎嗎?原來也不是,黑色佔了約百分之十點四三,比灰色、紅色還要普遍。不過顏色是光譜中的電𥔵輻射對人眼視錐細胞的刺激。所以顏色並不一定由物理性質決定,可能受到心理和環境影響,對顏色的感覺會因人而異。我們常常拍照,暸解一般相機讀取百分之十八的光反射率,作為正確的曝光參考。這個是因為光線正常下測度出來的結果,但光暗太暗,反差太大,曝光讀數可能不能準確。白色和黑色是兩個極端,一看便分辨出來,至於其他顏色,就不那麼容易了。例如灰色,有不同程度的灰階。以前許多學校的校服長褲,都是灰色,但至於那一種灰階,倒沒有人答得出來。許多家長走到建議的校服供應商為兒子買長褲,那裡有什麼現成灰色的長褲,就買那一款,不用煩惱。但有些家長不管怎樣,隨便到街市攤檔買就算了。其實沒有什麼問題,因為校規上就只寫上白恤衫灰長褲,沒有什麼具體的描述,總之不是牛仔褲款式就行了。不過有一回校董會成員巡視學校,其中一個校董看到男生穿著的長褲,心中有點意見,回到校董會議,提出議程要統一校褲的灰色。對這麼有創意的建議,大家聽了很愕然,老實地陳述其中的困難,才成功說服了他打消這個念頭。社團辦學,不少轄下的中小學校位於公共屋邨。父母整天出外謀生的情況很普遍,他們根本沒有時間照顧孩子的起居生活,草草搞妥上學的基本需要就算了。做一個管理層的人,有時思想太虛無飄渺,見識太離地,本來可以造成災難,但最重要還是有接納不同意見的心胸,不要獨斷獨行。這些校董成員,不但不算令人討厭,而且很難得。
我預訂的車子十一月開始製造, 代理說一月左右便可能運到澳洲,一月底可能取車子了。聽了不禁雀躍萬分。根據網站CarExpert的一項調查,現在平均等候新車的時間,新南威爾士州最長,要一百六十三天,最短的是首都領地,只需二十六天。如果要趕快出車,不妨到那裡試試。至於車輛牌子,等候最長的是Land Rover,要三百七十六天;最短是Mercedes-Benz,只要十九天。車款等候最長的是豐田的C-HR休閒車,需要三百一十八天;最短的是寶馬的X1休閒車,只需十八天。這樣看來,等待新車的日子,原來比疫情肆虐期間減少了許多了。其中很多人想購買的豐田RAV4休閒車,半年前查詢過,要等二十四個月,成了一時佳話,新聞媒體也用這個時間形容新車供應緊張的局面。豐田的代理後來跟進,說另一個型號,車身較小的新車剛要推廣,要不要考慮一下,等候的時間可能稍短啊。從規格看,我們覺得RAV4車型合適,如果選擇新的Corolla Cross,那麼會細小了些,反而不喜歡。結果堅持不改,跟代理試試RAV4普通裝備的XSE型號,乘客坐椅不能調校高度,是一大敗筆;其後再試高級的Cruiser型號,也不太滿意。後來試駕其他牌子的休閒車,才明白這一代的RAV4,外型比較有動態,像是房跑車,車的內籠原來要低矮,配合這種風格。很喜歡豐田的混能技術,例行維修費用又便宜。而且要等待不是問題,晶片的短缺的問題解決了,不是快有明天嗎?但車子要適合自己,一試車便知龍與鳳,失望之餘,果然不能表面看看就算了。
朋友知道我打算購買新車,就問我:原來的德國品牌不是很好嗎?想想我駕駛這部小車接近九年,里數剛好超過十萬公里。若果不是過去兩年多斷斷續續在家上班,行車里數可能已經是十一或十二萬多公里了。里數多,車子的引擎和零件地損耗大。新車落地,維修費尚算合理,但三四年過後,返原廠修理除了基本計劃開支、人工和消耗品,還有更換電池、輪胎等等,還未計算例行維修時意想不到的發現。結果有次傳來一張建議維修清單,要超過四千大元找數,真是看得心臟卜卜跳。幸好好友介紹,找街外的維修師傅幫忙,差不多減少一半開支。那天乘坐火車回家,前座的女子正在接聽電話,聽出是伴侶跟她討論車子的維修事情。對話中提及正是跟我一樣的汽車品牌。對話中她很驚訝這次費用高達三千多元,而且還未算上前些日子付出的二千多元。看來車子在原廠維修當中,沒有其他選擇。女子掛斷電話,呆坐着,看來沒有什麼好辦法。火車到站,便匆匆下車去了。其實我想介紹我光顧過的修車師傅給她,相信可以節省一點費用,但我害怕太冒昩,只好打住了。這個女子穿著套裝,大概是行政人員,經濟條件可能比我好得多,竟然同樣覺得吃力。為了不想負擔逐漸龐大的維修費用,也是我其中一個購買新車的原因。
參考過不少購車的意見,覺得是時候考慮電動車和混能車,所以認真看過Electric、Hybrid、Plug-in Hybrid 和 Mild Hybrid 的分別。本來考慮過直接買一部大勢所趨的純電動車,不過歐洲品牌的純電動車,價格到了炫富的新高度,根本和我的經濟現實脫節。Tesla是電動車先驅,但沒法說服我喜歡它的外觀和缺點。韓國品牌的可靠性又受到質疑,我亦不想購買不知名又太便宜的品牌。不過最大問題還是四周是否有足夠的快速充電站。WIRED雜誌去年的一篇文章指出,美國的車輛充電站不夠多,充電設備不穩定,成功率只有百分之五十。總統拜登(Joe Biden)曾經希望二〇三〇年,全國有百分之四十是電動車。但研究顯示,要應付車輛充電,要建設十八萬個充電站。至於澳洲的情況更令人氣餒,二〇二二年十月全國只有三千六百個充電站,其中快速充電站有四百七十個。當然你可以說,澳洲人不少人住在獨立屋中,房子車庫的充電設備不成問題吧。
所以最後我們還是選擇了一部混能(hybrid)休閒車。為了環保,電動車可能是將來。但將來畢竟太遙遠,而且聯邦政府也沒有長遠的計劃,鼓勵大家轉投這個美麗的新世界。也許數年後,大家會逐漸清楚電動車的未來。現在擁有一部混能車,很滿意。起碼在我馳騁澳洲這片廣濶的大地,欣賞大自然的美景時,減少一些污染環境的罪惡感。
標題照片:悉尼Watsons Bay 的 Macquarie Lighthouse。拍攝於二〇二三年二月,使用徠卡相機,16-35mm變焦鏡頭。
作者保留所有照片及文字版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