錙銖必較
全球化的路是否到了盡頭?我不敢說,但世界秩序顛覆了,相信是事實。

入境澳洲有一張申報卡,即使是回國公民,抑或旅客,都必須事先填好各項細節,交邊境人員查驗。有人說今天沒有電子版,算不算落後?我不覺得。日本入境即使有電子版本,也一樣要跟大眾一起排隊出示,節省時間是零。澳洲入境申報卡上有一欄填寫職業,那是一個很小的方格,要仔細把英文字逐個填上去。以前還在大學工作的時候,無論怎樣寫,都不可能填上完整的職位名稱,後來就索性填上職位名稱上最後的officer一字。後來給人提醒,officer一字不可亂用啊。原來officer一般被是當作是警務人員的意思,跟我的職位絕對風馬牛不相及,非常不妥當。不過我相信大部分入境的人都不曾給邊防人員問過做什麼工作,因為這張申報卡的主要目的,其實是要向當值人員呈報屬於生物安全的物品。有些是受管制,需要出示,或許受到檢查;可能准許,亦有可能拒絕。至於要申報物品的詳細清單,大家不妨到訪澳洲政府的入境網站,或者用谷歌搜索一下,自然一清二楚。如果模稜兩可,簡單劃上需要申報的方格,直接讓邊防人員看看攜帶的物品好了。主動申報,大不了就是物品報銷。想心存僥倖或誤導,給抓著,物品要充公又罰錢。澳洲七號電視台有個節目製作叫「Border Security」,內容是紀錄入境通道現場的入境旅客個案,令人了解他們攜帶的物品,有多少千奇百怪,匪夷所思,充滿娛樂性。如果你運氣好,有時候就碰上電視台進行拍攝,而你正好給當面抓個正著,自然有機會出現在小屏幕,讓你的不幸變成大眾娛樂。不過我往往對這些製作的真確半信半疑,被拍攝者醜態畢露,怎會不惱羞成怒,還尷尬的儍笑,讓你順利完成拍攝?
相比某些國家的傲慢、高高在上和目無表情,我遇過的澳洲邊防人員,可能比較為友善。這短短的數秒的眼神接觸中,你當然立刻感到拂面的,到底是春風抑或是寒流。對方也用他銳利的雙眼,看透你身上的祕密。我對嚴格執行檢查,並不反感,而且為了保護生物安全,我很理解。明白什麼可以攜帶,什麼不可以,對自己負責,沒有不知情這回事,也不會成為辯護的理由,也不應開玩笑。幸好許多時候邊防人員簡單問問,沒有查驗,就迅速放行了。不過面對查問,誠實最重要。自己惹麻煩,其實犯不著。
關稅作為武器,最近成為熱話。澳洲購物,大部分含百分之十的稅,我們早已經習慣多年了,亦沒有對錯。澳洲的稅,叫GST,是Goods and Services Tax,即是商品和服務稅,由二〇〇〇年七月一日開始徵收,某些食品、醫療保險和住房除外。物品的上的價格標籤已含稅,沒有什麼誤解。當然加上了GST,價格會比某些地方貴。許多人到來旅遊,一張購物單滿三百澳元,出境時到了登機大堂可以申請領回稅款。如果事先用手機上的官方程式TRS登記資料,生成QR圖碼,可能更加快捷退稅。我們國民出境,也有相同優惠,只是規定不能佯稱禮物,然後再帶入境使用,否則會繳交回稅款。朋友告訴我有人以為神不知鬼不覺帶回來,就在入境申報時給抓個正著。到底詳情如何,為什麼如此「不幸」,確是耐人尋味。我只有相信有些資訊早已經掌握在別人手中,你我都知道Big Brother is watching you是什麼,只是當事人毫不察覺而已。又抑或是以訛傳訛,根據政府的勸喻而編寫故事?不過有些中文媒體,不知道背景如何,卻撰寫了許多揉合真實與幻想的報導,令人難分真假。朋友很喜歡把消息傳來,我通常把它們統統刪除,了卻煩惱。我真的不明白,到底他們搞的究竟是新聞,是娛樂,還是有其他目的?資訊來源成問題,所以還是看主要的英文媒體好了。正如大家以為現今人工智能生成的圖片破壞了世界的創意,其實人自己才是罪魁禍首。世界有種許多人都鍾愛的東西叫風氣。不跟風,難道活不下去嗎?
不過有時候,資訊的真確,其實令人相當疑惑。網路上面的資訊,讓你免費瀏覽,你自己作判斷最好。我在澳洲看到的,也許在身處其他地方的你看到的不一樣,所以就好像瞎子摸象,只有多看多分析而已,暫時都不知道是我對,還是你對。正如大家都推薦使用VPN,可以隱藏自己所在位置,避免給人盜用你的資料,好像立刻把自己變得更安全。其實簡單的說,不上網最安全。現在有不少人回復使用只有通話功能的簡單手機,目的就是這樣。不過我覺得恐怕不可能回復以前了。但關稅的上落,成為討價還價的籌碼。專家說會影響一般的物價。不過看來接下來的事情恐怕不會如此簡單。只好耐心等待,看個清楚了。澳洲設計的相機品牌Blackmagic,旗下的數款專業級攝錄機型號,受最新的美國關稅徵收影響,運到彼岸的貨已經漲價五百美元回應,即是百分之十。其他廠商正在觀望,暫時看不到有什麼行動。有人說趁現在先買先享受,又有道理。不過可能已經減低大家轉換新相機的意慾,要仔細計算一下了。
初到悉尼的時候,還不時趁回港之便購買少量生活用品。記得我的朋友移民搬運家居物品,順便用半個貨櫃搬了多卷廁紙回來,只因為物價相差太遠。看到他放在車庫的儲存,才知道並不是誇張,而是許多移民的真實的寫照。不過生活習慣了,就知道有省錢的竅門,了解超市物品減價的規律。二十多年後,兩地的物品價格已經不至於相差太遠,而且我們還有些東西比香港更便宜。聰明的商家懂得從各地搜羅更廉價的貨品,Made in China已經不是唯一產地。澳洲自家家品連鎖集團Target,創立於一九二六年,口號是Expect More, Pay Less,即是鬥平。Target的電視廣告,一貫推廣它的低端低價貨品,而且保證一直如此下去,看來頗為成功。
全球化的路是否到了盡頭?我不敢說,但世界秩序顛覆了,相信是事實。朋友看到他的公積金帳戶結餘,下跌了百分之八以上。如果現在要拿現金出來,身家折損了許多,對我說也要繼續努力工作不退休了。即使退休了,也心中誠惶誠恐,不知道將來怎麼樣。至於澳元兌美元,又下跌到新低位。出國旅遊也絕對是豪華級的消費,不如留在本土好了。
今天秋高氣爽,陽光灑滿一地,但間中無奈飄來一陣雨。人生也許就是如此。
標題照片:Cockatoo 島上的咖啡店,拍攝於二〇二五年四月。
作者保留所有照片及文字版權